
![]() |
||
VOL.410
編輯室報告 ◆丁名慶
自由談
〈抄寫員巴托比〉
野火一年 ◆言叔夏
〈季風南國〉
季風帶在大稻埕的新店隨想 ◆林韋地
〈島與殘酷史〉
蠱毒、養鬼、符咒術――邪能詭法的民俗 ◆何敬堯
專題 讓我們想像讀者
下個世代的編輯是文藝復興者──詹宏志談「新的出版地平線」 ◆莊祐端
放火之後,大賣以前──行銷企畫不說氣話,與業務一起說實話 ◆廖宏霖
後期製作一本圖書:行銷企畫的貢獻 ◆李令儀
文學暢銷書今昔的讀者位置──朱亞君╳莊靜君對談 ◆吳令葳
通往閱讀的鵲橋──A編工事中╳編笑編哭:談行銷與社群經營 ◆A編‧B編
知識行銷的N種可能,以及當文學走入生活──訪「生鮮時書」創辦人劉俊佑 ◆楊曉憶
行銷活動的跨界嘗試──訪時報出版企畫經理張燕宜 ◆楊曉憶
出版不是終點,可能是起點──鏡文學總編輯暨總經理董成瑜:談文學IP改編影視 ◆董柏廷
把出版做成有趣的事──悅知文化總編輯葉怡慧的「飛航模式」 ◆何昔珊〉
一名出版從業人員的尋找讀者之路──對於出版產業的一點思考、觀察與未來的想像 ◆Ray
離開體制,摸索讀者流量池 ◆出版魯蛇碎碎念
草原副刊
〈盼你在此 Wish you were here〉
盼您在此 ◆連明偉
〈失樂園〉
思慕的人兒 ◆胡晴舫
〈東陽夜怪〉
終結的感覺 ◆陳柏言
〈給軟體撰寫者的小說創作指南〉
結語,小說的系統性開發 ◆李奕樵
〈果菜場〉
移地顯微 ◆盧慧心
〈離群者〉
移動者 ◆崔舜華
〈普魯士學派〉
假如讓我說下去 ◆楊隸亞
〈冗贅時刻〉
餓 ◆廖梅璇
〈遠方的空地〉
男人與男孩(下) ◆許正平
〈當幼鹿覓語言〉
恕難從命 ◆曹馭博
今天要買什麼 ◆游以德
有神座落 ◆沈眠
我們的文學夢
在實境邊緣的不斷延伸的虛線…… ◆林俊頴
活動
家鄉永遠歡迎我,我更樂意回來──2019台南文學季:江鵝《俗女養成記》講座紀錄 ◆吳令葳
科幻敘事小輯
如果,2069…… ◆高翊峰‧洪茲盈‧伊格言‧陳栢青‧蕭詒徽‧邱常婷、陳柏言
遠方
富人有富人的煩惱 ◆陳又津
采風誌
探尋另一個路邊風景,串連十地鄉鎮的刊物──《台三線地方報》的視覺建構 ◆林鈺雯
特稿
乾隆和珅與《紅樓夢》的對話 ◆王安祈
人物春秋
〈懷念作家〉
靈魂與火不滅──幸佳慧的創作與她的公民社會行動 ◆謝鴻文
〈作家相談室〉
時間就是命運,此刻多麼值得放棄──陳雋弘✕林達陽:詩的對談 ◆林達陽‧陳雋弘
〈字以作頁〉
詩的隱修士──讀蔡翔任詩集《日光綿羊》 ◆吳懷晨
〈流水與帳〉
安太歲是我的祝福 ◆騷夏
〈走過〉
快樂的文化雜誌──訪莊若談馬來亞《椰子屋》 ◆李奕樵
〈逗典〉
最聰明的筆,寫最漂亮的文章──從加拿大北一女校友會「綠緣藝文雙年展」談起 ◆徐望雲
〈作家的批信〉
縱橫戰後台灣文壇的詩人余光中 ◆向陽
書的世界
〈新書播音室〉
字母會與新娘子 ◆吳芳碩
〈書評〉
一身文學、一生武俠──讀沈默《劍如時光》 ◆果子離
芒花深處,晚秋之書──讀簡媜《陪我散步吧》 ◆張瑞芬
綿延情感的救贖時光──讀王定國《神來的時候》 ◆朱嘉漢
瞬間傾注了一輩子的愛情──讀高村光太郎《智惠子抄》 ◆吳俞萱
找風景的人 ──陳冠良《畸行》的人我、行旅與治療 ◆蔡知臻
〈序跋〉
史詩隱喻蒙太奇的撲朔迷離 ──劉偉成詩集《果實微溫》補遺 ◆顏忠賢
〈華文新書訊息〉
2019年10月~11月華文文學出版品略覽 ◆楊迪雅
談文論藝
〈劇場客燒〉
沉默、發聲、說話、背誦、唱歌 ◆雙人徐
〈戰後詩風景〉
優遊詩與畫之間,進出現代與傳統──自由自在解構建構,穿梭意義的柵欄:羅青 ◆李敏勇
〈衍譯〉
跨文化作品的「原創」本質 ◆彭鏡禧
〈薈萃〉
也談「無問西東」──清華大學中文系的英文課 ◆羅仕龍
銀光副刊
〈舌尖到心底的溫暖〉
桐木關 ◆蕭蕭
〈鳥籠天下〉
鳥籠天下 ◆管管
〈蒙罕城傳奇故事之四〉
小李飛刀 ◆張系國
〈台語時間〉
退化的關係 ◆劉靜娟
苦海同舟 ◆高鳳池
〈夜雨西窗〉
我的瘋狂戲劇之旅 ◆童元方
|
![]() ![]() 青春悲懷──台灣愛滋戰場紀實戲劇
200元
![]()
2018-10-31
2018-09-07
2018-04-29
2018-04-13
2017-10-31
|
|
文訊雜誌社 地址:10048台北市中山南路11號B2 代表號:02-23433142 傳真:02-23946103 E-mail:wenhsun7@ms19.hinet.net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,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 |